檢查包裝及滅菌區
檢查包裝及滅菌區是對清洗消毒后的器械、器具進行檢查、裝配組合、包裝和滅菌處理的區域。
經過清洗消毒的器械在包裝前處于裸露狀態,容易接受到操作人員的手、臺面、空氣中的微生物、微粒、塵埃的影響而造成二次污染。因此,必須嚴格執行本區域的消毒隔離措施。
(一)目標
在包裝過程中,防止清洗消毒后的物品被再次污染;保持待滅菌物品的清潔質量,保持該區域的環境潔凈。
(二)隔離原則
1.工作人員進入該區要洗手、更鞋,穿專用工作服、戴圓帽。手部出汗、手部有傷口應包扎,并戴清潔手套;有感冒、咳嗽等不適時戴口罩或暫時調離該區。
2.保持該區域內空氣潔凈,物體表面清潔,接觸器械前人員手是清潔狀態。非本區工作人員不得隨便入內,減少人員進出次數,防止環境污染。
3.外來物品運輸工具不得直接進入該區,傳遞窗處于常閉狀態;與本區工作無關物品不得進入該區,盡量減少塵埃、絮狀物和其他可能導致污染的因素。
4.設有空氣凈化和機械通風系統時,應保證該區的正壓梯度和送風與出風口的清潔,人員進出緩沖間時,必須關好一個門再開另一個門并及時關門,保持空間密閉狀態,空氣不必污染。換氣次數為10次/h,保持室內溫度20℃~23℃,相對濕度30%~60%。
5.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空氣消毒,應根據空間大小、物品流動、人員流動情況設定每日空氣消毒的次數和時間,一般每日1~2次。并有記錄存檔備查。
6.定期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,并符合WS/T312—2009醫院感染監測規范要求。
(三)緩沖間
為工作人員進出檢查包裝及滅菌區的通道。主要功能是降低外來塵埃、微生物等不潔物污染該區的可能性,保持檢查包裝及滅菌區的環境潔凈。內設非手觸式開關的水龍頭洗手設施和干手設施,提供快速手消毒劑。
1.工作人員進入檢查包裝及滅菌區前,在緩沖間應洗手,必要時更衣、換鞋。
2.緩沖間內的用物應與室外用物分別放置,保持清潔、放置有序。
3.緩沖間的門處于常閉狀態,保持室內正壓,保持潔凈度不同的區域氣流不直接相通。
(四)傳遞窗
傳遞窗是檢查包裝及滅菌區的物流通道。主要功能是建立與其他區及外部環境的隔離屏障,預防及控制接受物品的過程中可能造成污染,保持該區的潔凈狀態。
1.常用的傳遞窗包括接受去污區清洗消毒物品及籃筐回傳的傳遞窗、對外清潔物品的傳遞窗、消毒物品發放的傳遞窗、滅菌間和監測室傳遞無菌物品和收集批量放行資料的傳遞窗。
2.傳遞窗在非使用的時候處于關閉狀態,以利于維持該區正壓狀態和控制濕溫度。每日清潔消毒。
3.接受外來清潔物品時檢查包裝或裝載容器的清潔度,運輸工具不得進入本區;接受清洗消毒后物品應使用清潔容器,工作人員用清潔的手傳遞物品,避免物品二次污染。
(五)包裝臺
器械檢查包裝臺主要用于器械檢查、擺放、組合、包裝和各種器械滅菌前的準備工作;每天操作前30分鐘濕式清潔消毒臺面,保持臺面物品清潔、無塵埃、無棉絮纖維等;下班前做好臺面終末消毒。
(六)敷料檢查包裝間
檢查包裝區應設獨立敷料檢查包裝間,與器械檢查包裝及滅菌間有實際屏障,門窗保持常閉狀態,避免敷料制作、布類折疊、包裝過程中棉絮纖維飛揚造成污染。
(七)設備、設施
設備、設施包括壓力蒸汽滅菌器、低溫滅菌器、蒸汽發生器、熱封口機、裝載車、放大鏡等。設備、設施使用后,要保持設備表面和滅菌腔體內部的清潔,每日清潔,并干燥放置。
(八)潔具間
為清潔區潔具存放處,主要功能是用于存放清潔區的拖把、抹布等物品;其門應常處于關閉狀態,保持內部環境清潔干燥,物品定位放置,懸掛干燥備用,不得與其他區域潔具混放。